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REFERER in /home/u733995846/domains/unilifesity.com/public_html/wp-content/themes/modernhousewife/modernhousewife.theme#archive on line 43

故园悠悠 蓝楼依旧
文·黎农生

经过了小镇 当加厘,前行约四五公里,在十字路口处,休旅车向左转,驶入了走向童年故居叻思的小路。难解呀,每逢回乡,心中总有一份怀旧的欣喜,也参杂了一份挥之不去的失落!也难怪,毕竟是少小离乡老大回,黑头学子成了华发老翁了。

进入叻思街市前的右边,是那座我视之为“蓝楼”的百年豪宅老屋。多年前,经过了一番专业的修葺,它未失“老”味,却添加了一份新韵。它曾是我的母校所在地,我在这里度过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光。六十多年前楼前空地上的那棵山竹树似乎没多大的改变,仍然健在;那些攀爬在另两三间小屋墙上的榕树,经过数十年的“侵占”,将整座墙壁捆扎得不能动弹了。还有那课室中的古老地砖,课室旁的古老水井,厨房中煮开水用的炉灶,刹那间都涌入了我的年迈脑袋,汇聚成了一片浪漫童梦!还有,当年家喻户晓的日军杀人后留下的鬼故事,例如在楼上睡觉的老师,天亮时却睡在天井的水井旁地上,这些童年听闻,今天都成了难忘的回忆。

这一趟回乡,主要是与画廊主持人曾荣盛以及两位年轻助理周文骞和林运 回来参观搬迁后的我的母校新校舍,承蒙尊敬的州议员李继香女士与现任母校董事长黄泽桂先生在老字号餐室新和发设下午餐热情招待,增加了回乡温情。数十年了,新和发是镇上历史最久的唯一一间餐室。打开餐室的后门,前行二三十步,便是我的童年及少年时候的亚答屋老家旧址,岁月飞逝,如今已是物非人亦非了。买下我们的老家并将它重建的刘姓屋主已逝世多年,重建后的屋子也已“老态龙钟”了。

含着泪水的卤面

谈起新和发,最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它所烹煮的卤面。让我难于忘怀的卤面,除了它的美味,还有一份难于磨灭的童年辛酸……!童年家贫,有言贫穷家庭百事哀,父母经常因缺钱而争吵,争吵过后,小贩工作一大堆,也没时间煮饭了,母亲便到新和发买了一锅卤面回来分吃。当年,自己虽尚年幼,却也深深体会到可口的卤面中是含满泪水的!今日自己生活小康,然未敢稍忘当日困境。

在午餐上,我问起黄泽桂先生家在何处?他爽然的说:“我家在横街尾,由火车站旁的老路往前走,以前玲珑锡矿公司地区。”我兴奋的说:“那是椰园,旁边便是谭公庙,再往前走便有条河。”黄先生也欣喜的说:“是呀,是椰园!河上的吊桥,拆了。这片地区虽叫椰园,但很 早时候,这里便没了椰树的踪影。”

童年,母亲经营小食,裹粽、做猪肠粉、老鼠粉、九层糕……劈柴烧火,工作多得难有空闲,家中各人都有了自己的既定工作。捉打架鱼,抓“炮虎”是没份了。我的每日娱乐是在工作告一段落后,便骑上家中大型脚车,往村前村后溜一趟。在这村前村后,我最为喜欢的地方,便是椰园隔邻的谭公庙了。当年,谭公庙还是一间锌片板屋,所处地势较高,站在庙前远眺,北上的主干公路、白桥、火车桥历历在目。左边是座山,白云青山,时人称作高山,紧急法令时高山森林处不时传来隆隆轰炸声。这种对高山原野的爱好,也让我时至今日,仍对童年故地保留无限的眷恋。

在新校思念旧校

当年,每逢过年过节,学校对面的观音亭与椰园隔邻的谭公庙,都是母亲必定去膜拜的庙宇。每当这个时刻,我都高兴的成了母亲的“先遣部队”。在母亲到达庙宇之前,我早已将母亲准备好的瓜果肉类用脚踏车载到庙前。在谭公庙里,当母亲膜拜完毕,送上香油钱后,老庙祝陈英便会钟鼓齐鸣,祝福我家一切安好。

午餐过后,行程回到我们此行的重点,参观叻思华小新校舍。新校舍位于镇上边沿地区,从前,这里被称为牛屎公园或牛屎山。当时,它是许多年轻情侣互诉衷情的好去处。汽车经过了原有的新村住宅,进入了近三十年才增建的排屋住宅区。在排屋尽头处,沿着柏油路转出,在一处小山坡的中心最高点,一座凹形新建筑便进入眼帘。

走入校园,风和日丽,环境宽敞。举目望去,四周近树远山,在更远处,白云缭绕,主干山脉逶迤而去。假以时日,待园中树木增长,绿色成荫,这新校舍将无逊于童年校舍“蓝楼”韵味。

今天是学校假期,校中既未闻朗朗书声,也未见孩童及教师身影,一片幽静。故地重游,情之所忆,时空交错。幻化间,自己仿佛见到一名既无底裤可穿,也不知道需要穿底裤的瘦小蒙童,正被拿着藤鞭的村妇型母亲,驱赶着去上学!

我眼眶润湿……。

Share to:
不惑Unilifesit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