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wp-gdpr-compliance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home/u733995846/domains/unilifesity.com/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浅谈画廊的经营与传承文·雨石 - 不惑Unilifesity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HTTP_REFERER" in /home/u733995846/domains/unilifesity.com/public_html/wp-content/themes/modernhousewife/modernhousewife.theme#archive on line 43
不惑Unilifesity

浅谈画廊的经营与传承
文·雨石

我于1962年考入南洋大学,就读历史系。离校后苦修英文,后在星洲日报觅得一职,从事外电翻译。1984年离开报界,投身于陌生的画廊业,取名兴艺,边做边学,一晃35年。《不惑》老总希望我能就新加坡画廊的经营和传承,谈谈一己的经验或心得。我虽早过了耳顺之年,老友的嘱托不敢违,但坐七望八“从心所欲”的心态却遍寻不获。

本文不知浅薄,斗胆从动机、定位、货源、客源、真伪、可持续性几个方面,就这个课题来个野人献曝吧!

动机·定位

为什么开画廊?有各种各样的动机。有画家为其画作开画廊的,为了找出路;有为投资而开画廊的,放长线钓大鱼;有以为画廊好赚钱的,始热后冷;有手上有闲钱玩票性质的,乍起乍落;有为了创业一头栽进的,成败参半;有爱好艺术寻幽探胜的,乐趣不减。我自以为属于末流。

动机之不一,决定了画廊定位的不同。对绝大多数画廊而言,定不定位无关紧要,因它们往往在考量定位之前已经蒸发了。定位不是一开始就能明确下来的,而是与货源、客源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笼统而言,有以水墨或油画为定位的,细分又可以本地画家、东南亚画家、中国画家、欧美画家为定位,有的画廊兼营不同定位的雕刻、雕塑等,也有后来改变定位的。画廊一经定位,有助于方向的确立和风格的形成,而且可借此凝聚货源和客源。兴艺经过短时期的摸索,最初定位为名家水墨画和寿山石雕,后来为了排除假画的干扰,保留石雕,转向油画,作品绝大部分直接来自雕刻家和画家本人,长期以展览为主线。

货源·客源

画廊欠缺或找不到适当货源,作品的水平一般、怪异或媚俗,皆不可取。业者不断自我提升并引导受众,做到物有所值,让受众从中分享审美的乐趣,方为正道。如果处于画廊业的低端而不思振作,在商品画中翻滚,不去提升货源的质量,即便赚点小钱,也成不了气候。货源决定画廊的品格和品位,业者须尊重画家、了解画家,向画家学习,才能在经营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兴艺始终坚持自我提升,因为客源和货源水平是随画廊品位的提升而上扬,但兴艺自知这几方面努力不够.

只有货源而无客源,画廊也同样难以为继。寻找和积累客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中途时有变化,也会新陈代谢。画廊或从爱好者当中获得客源,或靠朋友介绍,或通过展览会和艺博会之类发现潜在客源。客源能否稳定要看货源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以及业者待客之道和诚信度。坑人自肥或杀鹅取卵只会疏离客人,导致客源的逐渐枯竭,画廊也就自然消亡。兴艺有幸广交资深画家,介绍上乘作品,以朋友之道待客,深悟行稳致远的道理。

真伪·可持续性

艺术品特别是名家画作的真伪,是画廊面对的棘手问题之一。如果画家尚无名气,自然不会有伪作,一旦出了名,或画家己谢世,就不能不提防假画。现在名画价格飚升,伪作更是猖獗,眼力不到家,来源不可靠,尽量不去碰。如今造假方式层出不变,花样翻新,瞒天过海,手法之高明,甚至连一级拍卖行都上过当,吾辈不可不察。艺术爱好者、画廊甚至国家美术馆上当受骗的实例,多到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画廊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业者的诚信和韧性、定位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货源的可靠性和含金量、客源的素质和亲和力、作品的艺术性和可信度,以及画廊的传承前景和生命力。应该认识到真正的画廊是一个冷门行业,经营不易,所以能生存10年以上的画廊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开设画廊如同植树,需要耐心培育和全身心投入,短期内不会开花结果有收获的。即使后来成长了,壮大了,又免不了雷劈虫害,最后还要面对和处理老化问题。画廊在这个过程中萎靡、断裂乃至轰然倒下,是无法避免的残酷现实。兴艺35年来目睹画廊起起落落:有动机不纯脱手大量假画后怕人追究而一走了之的,有好景入场捞一把,不景气支撑不下的,有经营不得法而昙花一现的,有从投资蜕化为投机而最终收盘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兴艺始终引以为鉴,时刻警惕,不蹈他人覆辙。

前浪·后浪

所以,为了画廊的长期健康发展,还须解决传承问题。这是画廊经营了10年、20年、或30年所要面对的大难题。画廊归根结底是小众事业,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不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那种。因为画廊经营过程是动态的,业者的核心角色虽不变,货源和客源则不断变化。作为核心人物,业者掌握定位、回避伪品、推介佳作、沟通货源与客源,处理传承难题,真是“高处不胜寒”!传承的难处,在于画廊自始至终,都是人治而非“法治”,中心人物太重要了,以至离开了他,画廊的大脑和心脏都将严重受损,结果是画廊无所适从,货源中断,客源离散,信心缺失,传承落空。

经营画廊35年,兴艺又是如何处理画廊传承或接班的问题呢?老实说,难也哉!千头万绪,不知何去何从。画廊艺品林林总总,大小不一,档次各异,新手望而生畏。加上货源和客源变化莫测,名画价格高不可攀,有购买力的老客户逐渐退场,给传承问题平添障碍。值得庆幸的是,兴艺历年积累的艺品不乏档次较高的,售价水涨船高,业务还不至于是一泓死水。后来一个从事电脑业的孩子对画廊发生兴趣,我的劝告是自行创业,因为在一张白纸上可以随意作画,自行解决画廊定位、货源、客源等问题。我所能做的是引导画家给他认识。他自创“白色空间”,走一条与我不同的经营之道。兴艺后期以油画为主,他则以中青年画家新写意水墨画为定位,在周边年龄相近的老同学、旧同事和他们的朋友中间推广,又通过历年多次参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台北、香港、雅加达等地的艺术博览会扩大客源,尝到画廊这一行业的甜酸苦辣。然而,经过大约七年的亲力亲为,我有理由相信他走对路了。另一方面,原来也是电脑出身,后来转业摄影的大儿子,两年前自行建立“诗韵视界”平台,展示兴艺较年轻画家的部分油画,并借助网络科技协助母公司逐步实现数码化。兴艺与两家后起画廊互相配合,扬长补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兴艺会把适当的货源和客源引荐给他们,而他们则为兴艺档次较高的艺术品物色新买家。通过这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渐进式合作方式,结合下一代积极进取,老一辈相对低调的实况,彼长此消,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两股后浪终究盖过前浪,奔向前程。这便是我对画廊传承的粗浅认识和初步实践,结果如何,还看明朝。

Share to: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