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参与了中国社科院民族音乐学的科研项目《比较研究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少数民族的音乐学》。当时在东南亚各地做田野调查,在考察过程中邂逅东南亚少数民族服饰和纺织品,开启了我的民族服饰的收藏之路。1995年到北京修读博士学位,经常闲逛古董店、旧货市场,中国少数民族的刺绣更是让我一见钟情。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前,考古学家从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部分人物形象的衣服上发现了刺绣花纹的图案。元明清时期,刺绣更是盛行,无论在质料、纹样、技法和图案色彩方面已经很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的刺绣技法相互交融,形成了刺绣技法的多元化发展,别具一格。
2000年,我到丽江旅游,碰到一位兜售刺绣工艺品的彝族老太太,当时我问她有老的刺绣吗,她把我带到昏暗的家里,翻出老木箱压底的一套彝族女服,是她自己少女时代缝制的,另有两张她的公公、丈夫、儿子,三代人用过的背儿带,她愿意出让。我内疚地问她会后悔吗,她说可以再做。结果我也以不菲的价格带走了。这是我收集的第一套完整服饰。
2007年,我受聘到云南财经大学和筹备建立锺正山美术馆。云南民族博物馆里精美的少数民族服饰展区是我流连忘返之地。校园里的教职员宿舍区经常见到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老奶奶带着孙子在傍晚时分出来闲逛,映着夕阳余光,那是一幅幅让人陶醉的美丽画面。我的眼光开始从片状的绣片转向欣赏完整一套的服饰。
课余时间我常爱逛民族工艺品商店,看见过去一片片的美丽绣片开始被商人剪裁制作成首饰品、包包,贴在棉麻衣服上,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原来有些头脑灵光的商人嗅到商机,纷纷到乡下去向老太太们便宜收购老的服饰,剪下完整的老绣片,再设计加工改造成现代服饰和工艺品,赋予了老绣片新的价值。大家群起效仿,趋之若鹜,市场上突然涌现了好多老绣片改造的文创新品。
我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一打听原来村落里年轻人的穿着习惯完全城市化,不愿意穿着累赘的刺绣服饰,女孩们也不再学习刺绣自制嫁衣,都是直接买现成品或是付钱订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破坏原有的就不会有新的建设,这也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后遗症。
基于美术史专业的使命感,我的内心告诉自己必须为保存这些日渐被破坏和减少的文物做一些努力。从此,我不再满足于只是收集被剪成块的老绣片,而是努力收集整套完整的服饰。当然,中国全国共有56种少数民族,我唯独钟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一来是我的工作地点的方便,二来是其丰富多彩的种类,精湛刺绣的工艺、绚丽丰富的图案题材及多元文化内涵让我欲罢不能。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少数民族的妇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以“观物取象”的造型手法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形态,最常见的是动物和植物纹样的重构。无论是服饰,还是生活日用品,图案寓意都以表现吉祥主题为主,鲜明地传递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对多子多孙和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
近年来,信息科技发达,促使交流、学习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宽,随着汉文化的逐步渗透和影响,刺绣图案的题材内容也不断变化和趋于广泛丰富,许多汉文化中的吉祥图案也被借用和融入到刺绣创作中。这些图案经过提炼,抽象与具象产生对比,既丰富了图案的形式语言,又传递出对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的宗教语义,还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
少数民族的刺绣都会使用绚丽的色彩来烘托内容,通过色相、面积对比等方法,加上图案的布局,形成虚实相生和疏密有致两大特点。无论在色彩应用或是构图结构都体现主的“实”和“密”,背景的“虚”和“疏”,这种布局形式产生强烈的视觉焦点和冲击力,使绣品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展现出热烈奔放的美学特征。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体现着人民的造物思想、审美情趣、文化内涵;而纯手工的表现,更凝聚了个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在表现过程中,追求技术的规整、规范、精致,真正的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就是刺绣作品更显弥足珍贵之处,其民族性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焕发着无限的生命力,是现代机械化生产无法替代的。
朋友笑说:“你怎么那么傻,20年来把工作所得的酬劳全部投入收购这些民族服饰”。但是,我坚信能够参与保存这些日益减少的艺术品,为后人留下美丽的记忆,这种投入是值得的。
能够让我如此傻乎乎,如痴如醉的折服,这就是少数民族服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