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亦即“华文教育”,很多人对它有不同的解读。
一般来说,在马来西亚,华文学校有两类:华文小学和华文独立中学。可是宏观来看,除了华小和独中,国中、国民型中学、师范学院、国立大学、民办的大学学院如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韩江大学学院也有“华文”、“中华文化”可学,华教的覆盖面可谓广泛。而今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已经迎来第二春,全世界的人都要学华文了,华教的这一条路,是“越走越窄”,还是“越走越宽”?
针对“进入华校的总人数下滑,仿佛华教之路越来越窄”,我想这是有误导性的看法。我们应该以华裔的出生率、人口和华裔子弟进入华文学校的比例为标准,来看待这件事情。
独之立前,也就是英殖民时期,马来西亚有四个源流(即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和英文)的学校。当时学好英文,就业前景较占优势,因此很多人选择上英文学校,进入英校就读的约有40%左右的华裔人口,其余约60%的华裔则选择进入华校。
当时的父母选择华校,不为功利或就业,而在考量传承、文化、扎根等这几个重要因素。犹如流传至今的“修身齐家”这句话所言,个人如果不修身、传承文化,又如何能齐家、治国?
何况一个族群、一个民族的尊严就源自他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灵魂,是悲哀的,甚至会被瞧不起!
近几年来,已有95%以上的华裔选择进入华小,可见华教之路并非“越来越窄”!
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文化力量。它不仅止是华人、中国人的,更是全人类的文明与价值!全世界海外华人大概统计有四千万人,80%在东南亚,其中只有马来西亚保留华文学校,没有断根,可见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多了不起的一个群体,坚持守护华文教育至今,对全世界来说,是了不起的成绩!如果说,华教的路不“宽”,那只是因为它长期被政府忽略了。
而教育最不能忽略的,是“人”!有句话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不论华教或何种源流学校,比起文凭、知识,我觉得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学会做一个人——要做真人,活出生命的意义,体现人类与大自然更好的互动和尊重,让生命尊重生命,人影响人。